过一个不一样的年
过春节俗称“过年”,国人对过年的习俗有着近乎圣神的态度。贴春联,包饺子,亲朋好友相互祝福拜年。节日气氛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拉开了序幕。
据传,农历腊月二十三,诸神归天回天宫汇报工作,来年大年初一才回来管理人间。于是没神看管的人类在这一周时间内可以自由自在、恣意洒脱地吃喝玩乐,款待一年来认真生活、辛苦忙碌的自己。
小时候,最是盼望过年。传统的过年意味着亲人相聚,合家团圆。于是就产生了“春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赶在春节前最后一天回家,于是就有了买不到火车票、高速堵车、下雪天开车走几十个小时山路的宏大奇观。
年三十下午,各家各户传出来“哒哒哒”剁饺子馅的声音,孩子们开始放鞭炮,空气中飘散着食物的香味混合着淡淡的火药气味。
晚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服新鞋子,一蹦一跳地里里外外地跑。大人们则忙着包饺子,准备年夜饭,人们沉浸在一派祥和欢乐的氛围中。
稍长,去外地读书,感觉时间飞逝,没有了过年的期盼。过年意味着又虚长一岁,意味着放寒假,意味着凭学生证可以购半价票回到父母身边,吃爸爸妈妈亲手做的饭菜。
我家春节的传统美食是爸爸妈妈亲手做的炸酥肉、炸丸子,炸麻脱、蒸花馍,还有大年初一爸爸亲自下厨做的烩菜。
近几年,爸爸妈妈年事已高,姐姐、弟弟和妹妹都学到了爸妈的手艺,唯独我对做饭没有天分不会做但很会吃。
每年春节前,姐妹们约个时间一起做家传的美食。她们都是掌勺的大师傅,我则负责采购、清洗、分装等杂务,妥妥的后勤保障组加氛围组。
记得去年时,我和姐姐妹妹约了在妹妹家炸美食。第一天没做完,晚上下起了大雪,我们姐妹三个就睡在一起。床上两个,沙发上一个,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一遍又一遍回忆儿时一起过年的欢乐温馨的场景。回想起来,成年之后,各自忙着工作和生活,像这样姐妹们聚在一起深聊的时间真的很少。
成家后的每一个春节都跟老贾回老家过。俗话说“十里八乡不同俗”,老贾家在距县城较远的山村,年三十下午,各家院子里就用木柴搭起了“篝火”,第二天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点着,红红的火苗映亮了黎明的夜空。
孩子们就围着“篝火”转着圈,蹦着跳着往火里扔鞭炮,男人们拿着食物和香,紧张严肃地里里外外敬献,迎接从天宫返回的各路神仙和先辈。女人们则在包饺子。
吃饺子是大年初一的早餐标配。各家都会在大年初一的饺子里包上三五个硬币,据说吃到的人来年运气好会赚很多钱。
待男人们忙完了,女人们的饺子也下锅了,招呼孩子们来吃。刚吃完,有时候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就有同宗的晚辈上门拜年了,互道祝福,欢声笑语。于是整个山村沉浸在热闹祥和、红红火火的时光里。
再后来,老人家年龄大了,就搬来与我们同住。每年腊月二十起,就有亲戚晚辈来给老人家送节礼,大年初一起每天又有亲戚来拜年。于是,整个春节长假,我一直都处在迎来送往的应酬状态之中,被浓浓的年味包围,快乐着,累着。
春节给亲戚们拜年,出行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是去同宗本家,初二去姥姥舅舅家,初三去岳丈岳母家,初四给姑妈姨妈家拜年。有的大家族,亲戚比较多,在初四前转不完的,就排到初五、初六。
初七上班后,同事朋友们又会约聚,把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过甜甜糯糯的元宵,看过花灯,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今年,我们寻找暖冬,来到他乡,看见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理解了不同的价值观,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
换个地方生活。每天陪着悠悠出去玩,小朋友在一起玩,大人就在一旁聊天。结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候鸟”朋友,大家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尽量用普通话聊天。
我不在老家,今年姐姐妹妹和老妈一起做美食,说做好了给我邮过来。我说不用,入乡随俗,来这里就吃当地的特色饭菜,旅居主打的就是融入当地的生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
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人生态度。大家一起交流旅居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借用一位邻居大姐的话说:“我这是第九个年头在这里过年了。在这里过年没啥应酬,自己生活丰简自由。省钱,省力,省事儿,省心,更重要的是省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干自己喜欢的事。”
虽是来自他乡,但祝福相同。祝各位亲朋好友新春快乐!健康平安!龙年腾飞!